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基层风采 > 正文

基层风采

“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成果展示 | 土木工程学院抗震教研室党支部:党建领航土木发展 科技赋能民生工程

时间:2025-10-09    点击数:

在国家大力推进高校党建与科研教学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土木工程学院抗震教研室党支部积极响应辽宁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立足土木工程学科优势,突出政治功能,聚焦科技赋能,树立工作品牌,充分发挥党支部在促进学校中心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党支部现有党员8人,是一支党性强、业务精、懂专业、肯奉献、善创新、能战斗、重实践的高知分子党员队伍,党支部书记由抗震教研室主任、“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沈阳市领军人才徐春一教授担任,党支部曾获“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沈阳建筑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党支部以解决民生工程实际问题为导向,将党建工作与科研创新、社会服务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土木发展、科技赋能民生工程”的特色发展路径。

强化党建引领 凝聚发展共识

党支部将自身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创新党建工作方法,为确保专项行动有序进行,设立专项行动办公室,构建激励机制,有力提升了党支部思想引领力、科研创新力、育人协作力、人才竞争力以及社会贡献力。通过“党课我来讲”“师德师风建设研讨会”等活动,将党性教育融入专业建设,积极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支部上下营造了浓厚的党建引领发展氛围,党员教师们不仅在教学研究上精益求精,更在科技赋能方面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党建促产学研 引领科技创新

党支部积极与多家企事业、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并获批成立了辽宁省建筑结构与节能检测技术创新中心。党支部书记作为创新中心主任,积极提供专业技术和社会服务。该创新中心聚焦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研发结构健康监测、损伤识别、节能检测等关键技术,为存量建筑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创新中心的建设不仅响应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更为行业输送高层次技术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其成果应用于老旧小区改造、危房鉴定、绿色建筑示范等领域,显著提升了既有建筑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减少了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为促进东北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党建凝聚合力 服务助力振兴

党支部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支部党员刘明教授作为沈阳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会会长,以党建引领,牵头制定战略规划,开展“党课我来讲”活动,承办街道党工委专题党课,强化党员思想建设与责任意识,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在协会组织的“共建安全家园,提升抗灾能力”活动中作主题宣讲,提升社区居民自救互救能力,为城市安全贡献专业力量。协会致力于组织高水准的工程观摩和安全标准化的交流活动,旨在提升整个行业的质量和安全标准,已累计对3000余人进行质量安全和职业技能培训。依托协会平台,深化为群众办实事的思想,在养老服务、扶贫济困等领域精准发力,开展“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慰问活动,向敬老院老人捐赠物资。面对极端天气,紧急响应葫芦岛洪涝灾害,联合22家央企、国企和民营企业会员单位捐赠30吨水泥支援灾后重建。党支部始终以党建为引领,为社会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党建促进发展 引领企业进步

党支部鼓励党员教师积极为企业服务,投身行业发展工作。党支部书记参编的国家标准《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 50574以及参与的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项目《“双碳”背景下砌体结构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为砌体结构在“双碳”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为推动产业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及可持续性提供技术支撑。王晓磊副教授多次参加全国行业会议并作交流报告。同时,支部党员教师也以项目咨询服务、技术开发服务等多种形式向数十家企业提供了专业技术服务,从而为推动地方产业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浑南中路25号 邮编:110168

版权所有:沈阳建筑大学党委组织部、党委党校

电话:024-24690165 Email:zzb@sj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