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辽宁省总工会命名的“孙红职工创新工作室”,机械工程学院职工创新工作室党支部成立于2022年年底。在学校党委的带领下,支部在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支部党员47人,由5名教师党员和42名学生党员构成,其中包括2名教授、1名副教授、1名专职组织员、1名实验室教师、5名博士研究生和37名硕士研究生,支部书记由辽宁省职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孙红教授担任。
支部开展主题党课
支部拥有高水平层次人才,科研资源丰富,通过在平时的党课和支部大会中分享科研经验,为研究生科研提供指导。其中,孙红入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和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等称号。张丽秀教授现任学校测试分析中心主任,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负责人,辽宁省科技创新团队、“数控机床主轴系统”辽宁省重点实验室主要成员。
以党建带动科研 为学科发展作贡献
支部积极开展党课,将思想教育与科研训练相结合,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基础之一,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鼓励党员同志积极投入国家科研战略研发,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为学校和学院的发展添砖加瓦。此外,支部定期组织学术交流讲座,为新入学研究生分享科研经验,促进党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支部党员科研能力。同时,支部还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党建带动科研初见成效,2023年9月,支部党员中有4人获得博士(硕士)国家奖学金、6人获得一等奖学金、6人获得二等奖学金、11人获得三等奖学金,支部始终将科研成果与实际生产和创新相结合,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优秀党员开展主题教育研学活动
支部党员交流科研经验
以育人为契机 凝聚先锋力量
支部坚持全员每学期至少参加1次志愿与劳动服务的理念,旨在增强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积极践行党的宗旨,为社会作出贡献。支部组织党员到社区、学校雷锋庭院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通过全员参与志愿服务,党员们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了组织能力,提高了沟通协调能力,同时也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支部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踏实勤勉、倾力而为,无私奉献光和热。
支部党员开展社区服务主题实践活动
以学习为动力 夯实理论之基
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机械工程学院职工创新工作室党支部联合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传承辽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等主题党日活动,引领当代青年大学生筑牢信仰之基、领悟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所蕴含的中国智慧,鼓励党员同志在活动中凝聚家国情怀、领悟传统文化、汲取奋进力量,以饱满的精神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支部赴辽宁省博物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机械工程学院职工创新工作室党支部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将支部建在科研团队上,在党建工作中,以辽宁省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和发展为契机,以高质量、高品质育人为导向,以党建促科研,锤炼当代青年党员本领,以培养新时代高水平人才为目的。今后,支部将继续将党建工作与助推“双一流”建设深度融合,实现科研育人创新党建工作,助力学院一流学科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