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高校组织员素质能力大赛党务基础知识竞赛个人一等奖获得者陈琳琳
陈琳琳是学校专职组织员队伍里的新人,她注重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升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守初心、担使命,在行动中践行着基层党建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如何努力做好专职组织员工作,她将其总结为4个关键词:信念、能力、担当、敬业。
组织员工作的信念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行动指南,以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砥砺前行。作为一名基层党建工作者,陈琳琳感到自豪,坚定不移地“擎党旗、跟党走”,无论是党建还是业务工作中,她始终坚持不懈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这一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全面系统把握其重大意义、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做到至信而深厚、融通而致用、执着而笃行,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准备党课材料
在新技术日新月异、新知识层出不穷、新思潮碰撞冲击的新时代,练就过硬本领是开展组织工作的基础。面对“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等问题,陈琳琳坚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适应发展需要、岗位需要、职责需要。她时常保持本领恐慌感,学好《中国共产党章程》,努力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对照党章找差距、明方向,砥砺信念、锤炼党性;学好《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政策文件,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学校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利用“学习强国”“辽沈智慧党建云平台”“辽宁先锋公众号”等平台坚持每日学习,读透政策文件和书籍,注重知识的积累,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补足能力素质的短板和弱项,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政策理论的“活字典”、组织工作的“多面手”。
与学生党员谈心谈话
作为一名专职组织员,陈琳琳肩挑新任务,身负新使命,重视实践与率先垂范。入职以来,她明确工作思路和方向,全面了解所在的机械工程学院各党支部的实际情况,主动熟悉党员的基本信息,帮助协调各党支部加强沟通联系,努力做好学院党委联系各党支部的桥梁、做好学院党委联系党员的纽带,第一时间传达上级组织和学院党委的决定,保证各党支部及时掌握信息。她积极协助学院党委起草“传承辽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学院辽宁红色文化探寻主题党日活动方案,学院党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报告等材料30余份,汇编《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简报》30余期。陈琳琳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默默付出,做深做细做实党建工作,用汗水累积成长,用实干收获成功。
整理发展党员材料
陈琳琳以“时刻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坚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她牢固树立“组织工作无小事”的理念,认真做好今年学院12名党员、128名入党积极分子的发展工作以及学校发展对象培训班集中讨论工作;全力参与学院“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学校“五星级”党建活动阵地的申报创建工作;做实做细党费收缴工作,按月准时收缴后及时完成学院党费收缴簿填写、盖章、存档等环节任务,形成工作闭环;定期开展党员谈心谈话活动,深入了解学院师生党员的思想状况,引导学生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按规定办事、按原则办事,尤其在发展党员工作过程中,她时刻告诉自己要坚持标准、严格审查,扣好岗位成长的每一粒“扣子”,迈好职业发展的每一步,守住一颗干净坦荡的心。
主持发展对象培训班集中讨论
“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在平凡的组织员工作岗位上,陈琳琳坚定理想信念,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勤勉敬业,努力提升自身履职能力,争做党建工作的行家里手,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服务学院发展建设大局。谈到对未来工作的期望时,她说:“将继续秉承‘博学善建、厚德大成’的校训精神,致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努力开拓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为党旗添彩、为党徽增光,在成为一名信仰坚定而又素质过硬的党务工作者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