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沈阳建筑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为总结先进经验,汲取奋斗力量,学校党委特推出“喜迎党代会——发展巡礼”系列专题报道,全方位展示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各方面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及基层党建工作特色成效,进一步激发全校师生员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在争创一流中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以优异的成绩和昂扬的精气神迎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的召开。
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推动党的全面领导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有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五年来,新增3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8个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4个“省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示范点”。3个基层党组织荣获“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5个基层党组织荣获“省高校校园先锋示范岗(集体)”称号。15名党员荣获“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一、扎实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在培根铸魂中筑牢理想信念
学校党委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高标准完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并持续巩固深化教育成果,全校党员干部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显著增强。主题教育中,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走访200余次,发放调查问卷覆盖师生8000余人次,召开调研座谈会70余场,走访师生群众2700余人次,落实“办实事”项目182项,师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二、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服务大局中彰显组织效能
学校党委坚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提升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制发《沈阳建筑大学贯彻落实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2023-2025 年)》,以“三核八驱动百个项目”为举措,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深入实施“共产党员先锋工程”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大力实施“新时代基层党建对标联创”项目,创新开展“大学习、大检查、大规范、大提升”专项活动,推动学校组织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配齐配强组织员,高质量发展党员2061人,全校3000余名党员在急难险重、大战大考任务中“亮身份、践承诺、上一线、当先锋”,有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在笃行实干中强化责任担当
学校党委统揽学校事业发展大局,科学谋划抓好组织体系与干部队伍建设,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完成中层干部换届工作,干部队伍结构和层次进一步优化,汇聚了学校高质量发展建设合力。实施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强基工程”,压紧压实基层党组织责任,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开展基层党建常态化“会诊”与季度督查工作,把狠抓重大任务落实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试金石”“磨刀石”。开展干部政治能力提升、奋进精神提振培训等活动,完善干部工作制度体系,突出重实干实绩的鲜明导向。强化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一会一坊一赛”工程,着力培育“大师型”“专家型”党务工作干部。学校在省委教育工委举办的两届组织员素质能力大赛中,均获得团体一等奖。
四、着力提升监督执纪效能,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成立辽宁省监察委员会驻校监察专员办公室,设置二级纪委,建立健全纪委委员联系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凝聚监督合力。推进“辽宁阳光三务”,打造“阳光校园”。精准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政治巡察。统筹推进“微腐败”大清扫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扎实开展纪检监察干部教育整顿和党纪学习教育,多措并举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警示教育“五个一”活动,不断提升了监督质效,清廉建大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五、健全大统战工作格局,铸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成立“两代表一委员”建言献策工作室,设立3个沈阳市政协“委员工作室”,积极组织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建言献策,汇集党外人士智慧力量,推动统战工作水平全面提升。2项成果受到国家部委表扬,30余项建议被省市政府采纳,1个民主党派成员工作室被评为“辽宁省职工创新工作室”。获评“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欧美同学会第三届‘双创’大赛全国大赛二等奖”“全省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奖”“辽宁省高校统战工作创新最佳案例”等奖项,《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学校统战工作成果。